第三屆《鄉村振興大擂臺》啟動儀式上,省委常委葉貞琴要求以“全面振興、全域推進、全體受益、全社會發動、全要素投入”五個全面為擂臺賽總體要求。強調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促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全力推動廣東鄉村振興邁進全國第一方陣。
廣東鄉村振興融媒中心編輯部特邀三農專家姚碧云,圍繞葉貞琴常委“五個全面、四個要素”講話內容,對新一屆擂臺賽“如何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進行解讀。
葉貞琴常委關于五個全面的講話,是新發展理念的鄉村表達,既是對《大擂臺》過往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對《大擂臺》未來趨勢的生動刻畫?!拔鍌€全面”是統一的整體,為新一屆《大擂臺》的高質量推進提供了方向和路徑,極大地豐富了新時代廣東鄉村振興的內涵與特色。站位全國視野,立足企業實踐經驗,并結合個人對廣東鄉村的長期觀察,針對“五個全面”、“務實推進新一屆擂臺賽”談幾點認識。
《大擂臺》已成為廣東省鄉村振興成果的重要品牌工程。從其發展歷程來看,參賽單位由2020年的行政村、2021年的鄉鎮,提升到2022年的縣(市、區)。從其未來演變來看,呈現出“縣域-區域-省域”逐步擴容的進化趨勢。個人認為,“全域推進”的理想形態是“全省域高質量推進”?!洞罄夼_》可順應這種進化趨勢,在新一屆及后續《大擂臺》推進過程中,依據鄉村演化階段及實際發展需求,務實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一是通過《大擂臺》,強化“縣-鄉-村”的一體化思維,推動“縣域”融合化水平。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是推進城鄉一體化和解決好“三農”問題的主戰場?!洞罄夼_》應回應這個時代命題,把“美麗縣城+美麗圩鎮+美麗鄉村”的一體化推進水平作為重要比賽單元,以賽事“展示”縣域城鄉融合水平,以賽事“交流”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有效經驗,以賽事“牽引”縣域城鄉融合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實現縣域范圍內“全域美、農村富”。
二是通過《大擂臺》,強化“帶-園-道”的聯動化思維,提升“區域”協調化水平。區域發展不平衡一直是廣東面臨的突出短板,習總書記2018年來廣東視察時,提到廣東需要加快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把短板變成潛力板。葉常委講話中“全域推進”,從落實中央要求和解決現實問題等角度來看,個人認為:都應包含“區域”這個重要概念?;洊|西北與珠三角的巨大差距,需要用區域聯動和區域互助的思維和形式破解。當前,廣東省“鄉村振興示范帶、(各級)現代農業園區、南粵古驛道、綠道、碧道”等具有牽引性的鄉村發展平臺在有序推進,但尚未建立起有機聯動的新格局。應對上述要求,個人建議:《大擂臺》比賽重點可逐步聚焦區域聯動和區域融合領域,通過賽事的內容創新,把區域“組團參賽、深度聯動、彼此賦能”作為重要比賽內容,為廣東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提供新手段和新途徑,為實現“帶-園-道”等牽引性平臺的有機聯動及協同推進提供新機制和新舞臺。
三是通過《大擂臺》,強化以“示范‘帶’動”的主題化思維,推動“省域”品牌化水平。鄉村振興示范帶被納入新一屆《大擂臺》重點比賽內容,隨著賽事的逐步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將逐漸成為廣東立足鄉村振興第一方陣的標志性工程,未來將成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品牌矩陣的核心組成。從品牌化角度出發,鄉村振興示范帶應成為廣東往后各界《大擂臺》的固定比賽內容,久久為功,持續發力,最終將其變成廣東鄉村振興的“靚麗名片”和“核心標識”。
全體受益、共同富裕是《大擂臺》“務實推進”的應有之義和核心內涵。個人認為:如何將帶富能力、共富能力轉化為《大擂臺》的鮮明特征,是《大擂臺》下一步發展的重要方向。具體來看,有如下兩大發力方向:
一是要通過《大擂臺》補齊鄉村發展短板。堅持問題導向和民生導向,進一步滿足鄉村公共服務均等化和鄉村消費業態多樣化發展要求,鼓勵各地在發展過程中,引入社會資本,打造以服務農民為中心、以“全域美、農村富”為發展目標的新發展載體,以市場化思維、商業化手段,為廣東城鄉融合發展、農村商業體系優化及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尋找新做法?!洞罄夼_》應在創新補短板領域賽出更高水平、更多經驗。
二是要通過《大擂臺》促進鄉村產業的高質量振興。鼓勵各地依托“鄉村振興示范帶、現代農業園區”等平臺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產業,提升發展的含“綠”量、生態的含“金”量,進一步拓寬兩山轉化通道、進一步做實“鄉愁經濟”,提供更多與廣東農村勞動力結構相匹配的農業農村就業崗位,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洞罄夼_》可在農業農村創新創業場景上面有更多實招和指導。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總動員、部門和地方齊發力、農民群眾共參與。通過調動全社會的力量,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實現人力、物力、財力的有機結合,為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保障。我們認為,新一屆《大擂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動匯聚全社會力量:
一是發動干部群眾力量。全面激發干部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市縣鎮村各級、各部門都應行動起來,各地各有關部門多方聯動,干部和村民上臺PK。
二是發動社會組織與企業力量。邀請國內外相關社會組織、行業協會、愛心企業等參加,共同助力廣東省鄉村振興。
三是發動媒體力量。尤其是發揮好互聯網新媒體的力量,通過整合豐富的媒體資源,拓寬媒體傳播渠道,講好《大擂臺》故事,實現活動的二次傳播與更廣泛的受眾覆蓋。
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決定了廣東后續鄉村振興的發展效率和發展動力。如何確?!八膫€優先”的要素投入產生高質量的發展成果,則需要根據廣東鄉村發展實際,差異化、策略性投入。個人建議,當前階段《大擂臺》可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發力。
一是通過《大擂臺》重點培育一批鄉村振興領軍人才。創新性發揮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關鍵引領作用,通過《大擂臺》加快培育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善經營、會管理、能運維,有才干、有情懷、有理想的廣東鄉村振興領軍人物,借力“鄉村運營官”等鄉村領軍人才,創新喚醒鄉村沉睡的資產資源。
二是通過《大擂臺》面向全國發布廣東鄉村振興項目機會清單。《大擂臺》作為一項重要賽事,可發布機會清單吸引國內優質企業主體參與廣東鄉村振興,重點吸引企業參與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商業收益反哺公共設施投入,放大政府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匯聚更多的資金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三是通過《大擂臺》形成一批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的政策供給。《大擂臺》作為廣東創新方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志性活動,其標志性意義不僅在于賽事活動、賽事內容的創新,也在于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形成標志性制度及政策供給,為高質量振興鄉村、破解城鄉二元結構輸出廣東經驗、發出廣東強音。
總的來說,個人認為,葉貞琴常委在《鄉村振興大擂臺》上的講話,立足廣東省情民情,具備全國一流視野,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廣東特色。尤其是“五個全面”的提法,具有與浙江經驗相媲美的思想內涵和價值創造。作為長期扎根廣東的浙江企業,我結合浙江經驗,對如何通過《鄉村振興大擂臺》因地制宜推動“五個全面”創新落地再提三點個人想法。
一是:在成果領域,應處理好“總結經驗”與“固化經驗”的關系。縱觀浙江美麗鄉村發展歷程,通過各種賽事、現場會、專項行動推進會形成的典型經驗,都被及時地轉化為“制度成果”和“省級標準”。浙江經驗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浙江美麗鄉村一直走在“出標準、出制度、出人才”的道路上?!多l村振興大擂臺》已進入第三屆,個人認為,出標準、出制度的步伐需要加快推進。
二是:在實踐領域,應處理好“齊頭并進”與“階段聚焦”的關系。浙江美麗鄉村建設從來都是“齊頭并進”,也從來都是“階段聚焦”。從美麗鄉村、美麗城鎮到城鄉風貌整治提升行動暨未來社區建設,每個主題都在一個時間周期內聚焦實施,少則三五年,多則十余年。通過階段性聚焦,每個特定主題都經歷了“試點—推廣—再總結—持續迭代”的發展周期,因此每個發展階段都成果豐碩?!多l村振興大擂臺》在務實推進過程中,可借鑒浙江經驗的這種做法,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對某項具有牽引性的工作持續發力、持續聚焦,鞏固戰果后再迭代發展。
三是:在創新領域,應處理好“先行試點”與“復制推廣”的關系。浙江美麗鄉村發展進入高階水平后,越發注重在創新領域先行探索。未來社區、未來鄉村、數字鄉村、鄉村小腦等創新概念,經歷試點以后,有序進行復制推廣,這些都為浙江在新發展階段下,繼續領跑鄉村振興第一方陣,奠定了堅實基礎?!多l村振興大擂臺》作為一項創新性省級工程,在鄉村振興的創新領域也需進一步找準賽道,通過賽事發現新做法、新經驗。尤其在鄉村數字化建設領域,加快輸出一批好做法。展望未來,廣東應繼續將《大擂臺》作為鄉村振興的“牛鼻子”工程。在鄉村振興細分領域上、更多重點項目謀劃儲備上、人才干部培養上,開展更高頻次競爭評優,在競爭中“跑出”廣東鄉村振興加速度、在競爭中“比出”廣東鄉村振興新水平。
來源:廣東鄉村振興融媒中心
地址: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 浙江桐廬匯豐大廈27樓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勤建大廈18樓 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未來石3號樓13層
總機:86(0571)85069710 郵箱:checrc@163.com 郵編:310000 浙ICP備20017458號-1浙公網安備 330122023309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