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考察時指出,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
今年4月,廣東省委書記李希,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偉中到河源調研,在河源恐龍博物館、東源縣阮嘯仙故居、龍川縣佗城古鎮,李希、王偉中實地考察紅色革命遺址、古生物化石、古建筑等保護開發情況。李希指出,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這些自然歷史文化遺產,認真做好有關自然標本和文化遺存的挖掘、整理、研究和活化利用工作,加強特色資源整合開發,積極延伸拓展自然科普、紅色教育、休閑觀光等功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
在河源龍川,佗城古鎮有著“秦朝古邑,漢唐名城”的美譽,距今已有2235年的歷史。
在升級改造中,卓創鄉建團隊提出“文旅融合、五美聯動”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佗城的“古色”優勢,按照“修舊如舊、保護風貌”的原則,深入挖掘文化底蘊,修繕改造古民居、古院落、古街道,讓古鎮煥發出新的活力,打造一個自然景觀獨特、文化氛圍濃郁、休閑項目豐富、服務設施完善,集生態休閑、文化體驗、教育研學等功能于一體的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樣板。
![]()
文旅融合,激活千年古邑時代活力
五美聯動,打造美麗城鎮廣東樣板
基于佗城古鎮的發展基礎,規劃提出“文旅融合、五美聯動”的發展理念,朝著“旅游商品引領時尚,文化產業特色鮮明,傳承載體立體多樣”的目標,以文旅融合為路徑,探索歷史古鎮的現代表達,激活千年古邑的時代活力。
規劃以“功能便民環境美、共享樂民生活美、興業富民產美、魅力親民人文美、善治為民治理美”為抓手,堅持五美聯動,充分強化圩鎮的綜合服務職能、文化傳承功能,發揮佗城古鎮在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樞紐作用及節點功能,打造風貌特色彰顯、文化全景展現的廣東新時代美麗城鎮樣板。
![]()
![]()
塑造不同主題的沿街界面
打造舒適友好的街道休閑
![]()
佗城沿街建筑風貌差異較大,街面廣告牌、外掛設施風格不統一,電線電纜雜亂。街面文化特色不凸顯,缺乏歷史文化展示內容。卓創鄉建團隊強重點大街沿街建筑底層立面設計方案審查,規范建筑外掛設施、廣告牌秩序。對街面的整體風貌輪廓線進行兩輪的設計提升,同時結合佗城文化特色融入歷史文化元素,塑造具有佗城特色的街面景觀。
![]()
![]()
在街面空間緊張的區域,卓創鄉建團隊采取各類設施的復合設置,保持有序的街道界面和充足的通行空間。鼓勵采用綠化、公共藝術等多種方式豐富街道界面景觀,提升街道互動性,展現街道特色。合理確定座椅、標識標牌、垃圾箱等街道設施和獨立市政箱體的數量、樣式和位置,形成一條連續、平直的設施帶,保持其一致性、連貫性和可識別性,融入佗城古邑的文化元素,凸顯佗城歷史文化。
通過公共空間串聯資源
塑造開放綠色的人文景觀
![]()
佗城公共空間景觀性不足,廣場鋪裝單一文化元素不足,周邊環境風格不協調,功能性與景觀性較為割裂。卓創鄉建團隊依托佗城現存的歷史文化遺跡,以原有古鎮載體為基礎,植入文化古玩等微型博物館。結合佗城文化形態與實際功能需求,通過雕塑、人文小品等方式,創造能夠品味歷史,也能夠融入當下生活的文化空間。
![]()
![]()
根據空間整合度的分析,卓創鄉建團隊結合特色道路綠化和文化資源,梳理出慢行優先道路體系,對慢行街道的沿線綠帶和公共綠地進行優化改造,強調綠化空間的公共性、開放性和景觀獨特性,同時強化步行道路的安全性、獨立性,形成開放成網的特色慢行系統。整個過程中,利用提供居民生活休閑與社區活動的公共空間,包括田園空間、水岸空間等,同時注重自然景觀節點的塑造,營造宜居的生活環境。
推進古鎮雅居塑境行動
規范民居風貌、強化特色
![]()
佗城現狀民居風貌較為雜亂,部分建筑風貌較差,本次規劃以留為主,拆除少量危房與風貌突兀、品質過差的建筑和違章建筑,改造與歷史風貌不協調的建筑立面,強化文化特色,規范新建民居風貌樣式。卓創鄉建團隊保留建筑主體結構及屋頂形式并對結構和屋頂進行修繕,根據功能需求對建筑立面進行改造,統一店招等立面形式,并融入傳統建筑元素,體現傳統建筑的風貌特征。
![]()
![]()
結合佗城的傳統風貌,在改造建筑外立面,提升街道環境品質的過程中,卓創鄉建團隊使用節能環保的新型材料,在佗城范圍內打造具有特色、相對統一的建筑風貌,強化佗城的區域性。例如,墻體等大面積色彩或窗框雨棚等重復出現次數較多的元素需要統一材質和樣式,底層門頭或其他裝修裝飾物可根據需求在合理范圍內靈活設計。
以人為本的智慧文旅升級
講好千年古邑的特色故事
![]()
佗城鎮產業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以滿足人由生存到發展的多元幸福訴求為導向,以健康、綠色、時尚、智慧為特征的新興產業主要包括低碳環保、時尚創意、休閑旅游、智慧化社會管理服務等。卓創鄉建團隊立足于佗城鎮生態本底以及厚重的歷史人文底蘊,以佗城千年故事為主線,以古城空間格局為載體,講好千年古邑佗城文化特色、風貌特色以及人文特色故事。
![]()
![]()
考慮到未來佗城景區將會打造國家4A級旅游景區,卓創鄉建團隊的規劃方案按照4A級景區的設施配套要求,把為其服務的設施分為綜合管理類、信息服務類、基礎保障類、醫療救護類等四大類。依托佗城鎮千年歷史文化,融入秦漢、姓氏、趙佗文化、人文等文化元素,通過藝術插畫形式表現,同時結合日常生活元素和產品,使佗城深入根植,融入生活。
![]()
“中華千年古邑”描繪了佗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一個歷史人文古城。在助力當地美麗城鎮建設過程中,卓創鄉建團隊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堅持用“繡花”功夫修復歷史文化街區,立足當地特色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進一步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地址: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 浙江桐廬匯豐大廈27樓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勤建大廈18樓 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未來石3號樓13層
總機:86(0571)85069710 郵箱:checrc@163.com 郵編:310000 浙ICP備20017458號-1浙公網安備 33012202330928號